花蓮素來被譽為「大理石王國」,以原生的大理石及蛇紋石揚名國際,這樣的美名背後,正是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石資中心)的長期努力。為了協助地方業者,石資中心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作成立「花蓮縣在地產業創生機構聯盟」,並加入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中小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以雙軌制的產業加速器,協助地方石材、深層海水以及東部特色產業發展。
產業加速器的成立反映了東部產業的現況。石資中心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蔡君漢表示,石資中心早在1993年為了協助本地石材業者而成立,並於2006年引入深層海水領域,擴展為兩大核心方向,後來又將觸角延伸到開發農特產品、族群工藝品和伴手禮等地方特色產業,就此奠定了花蓮產業加速器的三大主要領域。近十餘年來也與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簡稱東華育成中心)密切合作,投入法人與學校資源雙軌並行。石資中心著重技術研發和媒合國際通路,東華育成中心則負責媒合創投,尋找適合的資金投入,加速企業成長。
相較「企業加速器」擁有對接大企業資源、鏈結國內外市場商機等創育量能,嘉易創更著重於陪伴與輔導的層面。「我們會花很多時間與廠商溝通,深入瞭解他們的創業想法與需求,並探討各種合作的可能性,跟新創團隊之間的關係很緊密。」黃振瑋指出,早期輔導團隊時最擔心的是團隊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因此嘉易創會在新創團隊進駐前,透過詳談了解他們的發展方向與需求,確認有機會提供協助後,才會邀請進駐輔導。「每個團隊都有潛力,但我們首要考量的,是彼此能否融洽相處。」黃振瑋認為,就算團隊再有能力,輔導合作的過程與理念若無法志同道合,也難以維持長久的合作關係。
在培育企業的過程中,不僅要從產品定位、企業經營、生產製程、產品包裝行銷、通路開發、資源鏈結等方面提供協助,蔡主任表示,透過三大領域發展各群落產業生態系,推動內部合作共創,由領頭企業引領新創業者開創商機,合作項目遍及產品開發到行銷宣傳,成就大小共好。
專注深層海水領域多年的光隆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光隆海洋生技),其與探索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探索水產)間的合作便是一例。探索水產利用深層海水低溫、富含營養鹽等特性,開發深層海水馴化技術,從而提升魚、蝦、貝類等水產品質,讓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探索水產也在今年進而拓展版圖跨足餐飲業,在「花蓮將軍府1936園區」打造旗下首家餐飲品牌「探索之味」。
華瑀有限公司創辦的東部伴手禮品牌「一口宜口」,將食品加工技術和開發回歸地方農產,從東部生產的原物料出發,聯合多個在地品牌打造具地域特色的產品。今年一口宜口便在媒合之下與花蓮知名手工火腿品牌郭榮市聯名,選用日本時代進貢天皇深受喜愛的吉野一號米作為基底,搭配郭榮市火腿香鬆,推出全新口味「哈姆勁厚餅」;用創新服務模式和產品推廣策略,為農產加值,也為品牌創造雙贏。
「自己願意去投入的時候,就會有人來幫忙。」蔡君漢提到,無論是剛踏入新創大門的業者,還是第二代接班,許多業者常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在接受輔導推動成長之餘,有時也會帶來意外的收穫。以「鎮一大理石有限公司」(後簡稱鎮一),為例,他們生產的大理石家居生活用品,過去主要仰賴外銷,但在面對國際低勞工成本的競爭下,育成中心協助調整市場策略,並促使鎮一大理石積極參與大型展售,增加曝光機會。今年三月,鎮一大理石推出的大理石料理板與擀麵棍在「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亮相,期間更獲得蔡英文總統親自體驗使用,讓產品受到矚目。
花蓮今年四月份受到0403強震影響,還有颱風豪雨接連侵襲,對外交通幾度中斷,連帶地方產業也面臨衝擊。蔡主任說,在災損接連影響下,不僅原物料與產能受到影響,地方產業經濟與商業活動也產生巨大改變,實體銷售數額陡然下降,甚至發生倒閉潮,面對這樣的挑戰,產業聯盟透過靈活應變,加強外部鏈結,開闢生路,找到生存法則。
接近百秒的劇烈搖晃,為花蓮的石材業者帶來近十億的災損。原做為裝潢材料的石材大板,在破損後淪為廢料,但育成中心結合在地企業,藉由通過設計力賦予石材新的生命,甚至結合木工,運用國產材與設計資源,轉為文創商品或生活用品走進消費者家中,為石材創造重生機會。
為了突破地域與交通條件的限制,石資中心則持續協助業者主動走出拓展國內與外銷市場,除了幫助相關特產進駐自有通路「後山.山後故事館」及電商平台,還積極利用OMO跨境營運模式,成功在日本最大的群眾集資平台Makuake推動募資計畫,單品最高獲得日幣666,250元、達到666%的達成率,同時以「東台湾」品牌形象,參與2024 Foodex Japen等線下大型展會進行推廣。
「對於東部業者來說,有時候相較其他地區產業加速器的概念,執行上更具難度,但更重要的是在其中找到具有潛力的新星,推動它持續成長。」東華育成中心經理吳其璁表示,東華育成中心在去年度成功協助輔導企業爭取到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加強投資花東地區中小企業服務計畫」等三方投資案,至少獲得1,650萬元資金,這是花蓮企業少有的三方投資案例。
吳經理說,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與新創署多年來的相關計畫支持下,逐步推動產業鏈結,也強化了各領域群落產業韌性,因此在倒閉潮之中,還是能從中幫助業者抓住轉型的機會,在逆風中撐起帆,持續航行前進。
隨著產業發展,低碳化與智慧化已成為石材產業迫切需要提升的兩大方向。蔡主任表示,石材產業過去常被視為老舊、污染的行業,但近年已漸漸納入設計力與智慧化管理,幫助企業精準掌握加工程序與物流效率;另外,在低碳化過程中,石資中心也協助工廠計算熱能與電能的使用量,進而爭取相關資源幫助老舊機器進一步提升,提升生產效能。
面對未來的挑戰,蔡君漢表示,無論是前端的產品開發,還是末端的商品行銷,AI都將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工具之一。他強調,花蓮縣在地產業創生機構聯盟期待能在深耕地方、尊重產業發展特色的基礎上,透過引入先進技術,為新創企業提供加值服務。同時,也希望這些技術能幫助更多年輕的新創業者在花蓮紮根,從而為地方產業注入新的生命力與文化力。